中华DIY论坛
标题: 2016知名企业死亡名单 [打印本页]
作者: 小编薇薇 时间: 2017-1-22 14:08
标题: 2016知名企业死亡名单
每次新年将至,仿佛总是听到一些企业或衰败或破产的消息!
14年12月,小米、苹果供应商之一苏州联建倒闭; 15年12月,诺基亚关闭其苏州工厂;2017年1月,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关停苏州工厂。
近年来,由于全球PC市场饱和,硬盘产业承压。希捷四季度净利润1.65亿美元,同比减少82.3%;希捷苏州工厂进出口总额锐减30%……预计截至2017财年底公司将裁员约6500名员工。
受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影响,像希捷这样的公司,2016年能列出一长串:
制造业:
1、富士康:
2016年度营收出现26年来首度下滑,或逐步撤离大陆
2017年1月11日,富士康宣布,自1991年上市以来年度营收首次下滑。虽然营收是首次下滑,但富士康的利润早已出现下跌征兆。2016年第二财季,富士康净利润降至新台币177亿元(约合5.66亿美元),同比下降31%。
外界评价:作为苹果的主要供应商,富士康50%以上的收入来自苹果电子产品相关业务。2016年第四财季,苹果销量和业绩出现自2001年以来首度下滑,被看做是富士康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。其次则是成本提高等拖累。
下一步计划:去年5月21日,苹果CEO库克表示要将现有的苹果生产线和服务都搬到印度市场。据悉,富士康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设10至12座工厂,招聘超过1百万员工。
2、飞利浦照明:关闭深圳工厂
全球最大的照明设备制造商飞利浦,去年5月31日突然宣布关闭深圳的工厂。
自我剖析:飞利浦灯饰制造(深圳)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解散公告中披露,公司近年来经历了经济持续下行,成本上扬,业务不断恶化等诸多困难,尽管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,但是仍然未能扭转局面。
外界评价:大佬的“倒下”一时间让舆论一片哗然。舆论传递出来的声音,更多的是制造业已经走到穷途末路,LED行业产能过剩,已到寒冬!
3、及成通讯:全部关闭在中国大陆的工厂
2016年5月30日,在供货商的追债和员工的抗议声中,珠海及成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告倒闭。自此,这家全球最大的手机金属外壳OEM加工商在中国大陆的工厂悉数关闭,中国制造的大家庭中又少了一家高端制造企业。
外界评价:2014年底,及成集团率先关闭了位于昆山的工厂,全力退缩到珠海工厂。但随着大陆制造成本的上涨和客户订单的减少,及成最终未能守住在大陆的最后一个据点。
……
百货零售行业
1、沃尔玛
2016年初沃尔玛宣布全球关269店,而在中国2016已关10店,关的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店。
自我剖析: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快速发展中,过于密集的布局和过多的门店数量等拖累了沃尔玛的业绩。但中国的二、三线城市的战略布局将驶入快车道。
下一步计划:2016年9月,沃尔玛曾宣布要在未来几个月内裁掉7000名员工。此外,沃尔玛还投资数十亿美元来提振电商销售、改善门店以及提高门店员工的薪资。比如在国内,2016年6月,沃尔玛出让1号店全部股权获得京东约5%的股份。10月6日,沃尔玛增持京东股权至10.8%,获得京东董事会的一个观察员席位。
2、乐购
2015年在英国关闭了43家店,包括规模较小的Express与Metro门店。2016年彻底退出中国,已把目前在内地经营的135家门店卖给了华润。
自我剖析: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失误,没能跟上市场变化形势。
外界评价: 综合竞争力不佳,更多本土优势的卖场崛起挤占生存空间,Tesco乐购海外市场中国,美国,日本相继失败。
3、家乐福:
2015年家乐福在华关店数量超过15家,2016在中国已关3店,目前综合影响力大不如前。
自我剖析: 将重点布局便利店,并发电商业务,正全国打造六个现代配送中心。
外界评价:全球影响力正下降,在中国,正被本土的大润发、华润、永辉等逆袭。
4、万达百货:
2015年关店46家,关闭济南、唐山、江门、温州、荆州等多个地区的严重亏损的门店,2016年继续关。万达百货业绩目前已从万达年中报中删除,目前形势当然不言而喻。
自我剖析: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,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,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,一些万达百货店出现了亏损,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。万达百货的调整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因“店”制宜。
外界评价:近期“做加法”甚至“做乘法”的转型投入太大,中短期内转型效应不彰,而传统的“万达模式”已触及天花板,不得不断臂求生“做减法”,关闭拖累现金流的一些部门。
5、华润万家:
2016年,华润万家计划关闭68家门店,转向便利店和社区商业。
……
服装鞋履
1、美特斯邦威:
巨亏超4亿,三年内关店1600家,创始人周成建已辞职。
自我剖析:激进开店,模糊品牌定位,过于看重移动互联网,没有做好一个裁缝所以被市场抛弃。
外界评价:曾是中国本土零售逆袭代表,靠周董代言及模式崛起,但遭遇全球快时尚品牌的全面入侵,仿效ZARA败在视野、模式及品牌瓶颈,自身转型缓慢不抓消费者痛点,新推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太慢。
2、波司登:大幅下挫
2015年关店超5000家,2016已关近550家。
自我剖析:成本和资源投入获得暴利的时代一去不复返,波司登正力求变得时尚、年轻,继续调整店铺,但力度会放慢。
外界评价:波司登连续19年在羽绒服市场上市场占有率第一,但羽绒服业务下滑,男女装业务拓展受阻,波司登的业绩跌入了一个冷冬。品牌在凋零,渠道在萎缩,在转型路上,波司登举步维艰。
3、百丽:
百丽2015年关了400多家店,2016已关近500家门店。在2011年开店最为“疯狂”的日子里,百丽国际平均每天都会新开2~3家店铺,如今形势反转。
自我剖析:受零售艰难大环境影响,以及线上竞争。大陆市场因租金费用属于变动费用,与销售挂钩因此大陆市场盈利能力受损较小,香港压力更大。
外界评价:中国鞋业的巨头老大,多元化的品牌及影响力更是让资本认可。但在互联网日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大环境下,百丽仍然应变不及时,当年疯狂开设店铺和专柜模式终要被清算。
4、达芙妮:
2015年,达芙妮一共关了805家店,2016已关超500家间,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11.7%。
自我剖析:大规模关店是为了应对低迷的市场情况以及租金压力。
外界评价:消费者需求已变,更有国际视野;加盟店问题太多、资金链断裂、裁员、电商被遗弃等传闻甚嚣尘上。
5、LV:
2016年6月,LV陆续关闭了广州、哈尔滨、乌鲁木齐、上海、太原、天津、苏州7家品牌专卖店。
自我剖析:中国人在全球各地为LV所贡献的营业额飙升10%,但亚洲市场跌5%。由于整体经济环境、中国的反腐政策、消费外流等原因而导致中国奢侈品消费增长放缓,以及奢侈品电商趋势,中国二三线城市门店苦苦挣扎,业绩明显下降。
外界评价:LV的品牌价值在下跌,目前正进行爱马仕式且更重手工艺及限量版的创新变革。中国市场的差额可由境外门店弥补,再者中国奢侈市场寒冬导致关店压力加大。
6、Gucci:
2016年第一季度,Gucci在中国共关店6家,并已经叫停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开店计划。
……
餐饮篇
1、黄太吉:
目前黄太吉承认一半门店已关闭,北京的门店数量已经从44家骤降到了20家。
自我剖析:公司称门店的开销及成本大,同时外卖平台型业务战场不断升级,黄太吉没有必要耗在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里。赫畅说黄太吉处于低谷,但依然有机会。
外界评价:黄太吉食物太难吃,副牌竞争力不高,外卖干不过BAT,餐饮工厂新生态小商户已不埋单。
2、麦当劳:
2016年在中国已关80家,麦当劳中国目前近2300家门店,正要象肯德基那样把中国业务全部打包出售,中信集团大概率接手。
自我剖析:抓核心客户,进行重新装修,以加快餐点的制作。通过更多强调食品的质量来强化形象,增加多样新品,以重新建立我们的客户与麦当劳体验之间的情感联系。
外界评价:本土餐饮崛起太快,而麦当劳一直变动缓慢,未能及时满足当下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。
3、湘鄂情:
曾是高端湘菜馆且已上市的新星,创始人如今跑路,目前3年关店近30店,剩余的10多家店也在陆续关门、转让、法院抵押清算。
自我剖析:2012年以来,在“八项规定”、限制“三公”消费等政策出台下,原先依附于政务消费的高端餐饮业迅速进入寒冬,消费群体大量流失,企业利润直线下滑,高端餐饮全行业面临洗牌。
外界评价:未看清形式,变化不及时,创始人缺乏韧性及手腕,转型的几样新业务也没做起来,最终缺钱缺人无奈跑路。中国高端餐饮失势的一大经典案例。
4、咖啡陪你:糊涂账
中韩合资,高峰期在华有600多店,誓要挑战星巴克。如今诸多城市近50%店已停业,特别是加盟商已联合开启维权之路。
自我剖析:咖啡陪你”的扩张步伐太快,单店盈利能力并没有跟上扩张速度;管理的问题也很要命;品牌认同感不够强;需求不足。
外界评价:星巴克已逆袭转身,竞争加剧。扩张过快,未有打造双赢的加盟商模式,拿到的加盟商资金被用作他途,韩方撤资,高层欠薪离职,品牌影响大受打击,面临大危机。
……
2016年全球经济很差,2017年全球经济可能更差,这些知名企业败亡名单的背后说明,经济全球化处于重要调整期,全球贸易量的增加将不再显著,甚至会萎缩。全球生产布局将出现调整,国际竞争将转向价值链竞争。
变革变革还是变革,谁能更快提供更适应新时代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、新技术,新品牌、新服务,谁就有望在未来的商业战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我们在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,大洗牌随时上演,因循守旧,等待的只有死亡。
欢迎光临 中华DIY论坛 (http://wap.cncfans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